热门搜索:
时间:2014-07-01 04:47 | 作者:Hida | 文章来源:【Hi-Fi粉丝团】 | 点击次数:800次
Hi-Fi粉丝团,hififn
来自德国成立於2009年的B.M.C.,在音响领域还算是年轻新秀,但实际上是由音响界老手合力打造的Hi End品牌.譬如公司总裁Carlos Candeias20多年前就在德国成立了Candeias音响,为日本品牌C.E.C做音响设计专案,例如颇具知名度的TL-1、TL-2、TL-5100等「皮带驱动」CD唱盘都是Carlos和C.E.C的合作成果.另一位创办人Bernd Hugo也很有来头,1975成立的RESTEK音响,早年在台湾也颇具名气.
记得2010年Carlos来台接受专访时就曾经强调∶「B.M.C的产品策略很单纯,也很直接,我们的产品绝对Hi End,但价格却非常合理,没有莫名其妙的高价,而技术本位的内容绝对让人看过、听过,马上燃起想换机的欲望.」对照到本次的试听主角Pure DAC,集合全平衡前级、全平衡耳扩、非同步USB DAC,再把精细加工的金属机箱与德系品牌纳入考量,不到6万元的参考售价,以金额来看称不上平价,但以Hi End器材来论算是相当实惠.
B.M.C.的产品造型跟自家Logo一模一样,面板正中央有一个大大的圆形表头或旋钮是他们家的招牌设计,左右两翼的长方形区块则依据产品功能配置不同按钮.
在外观设计部分,B.M.C.的产品造型跟自家Logo一模一样,面板正中央有一个大大的圆形表头或旋钮是他们家的招牌设计,这个圆形的直径甚至超越机箱高度,左右两翼的长方形区块则依据产品功能配置不同按钮.所有资讯使用白色LED显示,表面覆上日本制造的高透度玻璃面板.机箱则采用铝金属挤压成形,表面经过雾化处理(连机底也有),触摸滑顺又不容易沾染指纹,金属板材之间的密合度很高,细摸边角完全不会割手,表示Pure DAC的箱体做工扎实也照顾到细节,质感非常出色.
比较特别的是,原厂在Pure DAC的四角设计了灰色塑胶片,但其它产品看不到同样的设计,是防撞边条吗?听起来有点不太合理,又不是随身型产品怎麽会需要防撞设计?关於这一点,原厂并没有特别说明,直到我实际使用才体会到原厂的用心.因为Pure DAC具备USB DAC与耳扩功能,刚开始我先搬到桌面上搭配电脑、耳机试听,它的体积和一般Hi End器材相仿,但对於桌面聆听系统来说还是太占空间了,几乎不可能将器材「平放」,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直立」起来,这下子豁然开朗!这个灰色塑胶片就好像角垫一样,撑起机箱,保护漂亮的雾银色机壳不会刮伤.
当您把Pure DAC直立在桌面上时,位於四角的灰色塑胶片就发挥作用了,就好像角垫一样,撑起机箱,保护漂亮的雾银色机壳不会刮伤.
功能部分,Pure DAC具有DAC数类转换功能,数位输入端子包含AES/EBU、 同轴、 光纤各1组,还搭载了USB 3.0输入并支援非同步传输模式,可以接受电脑数位音乐输入,PCM格式最高可支援至32bit/384KHz的取样率,DSD则可支援至2.8224MHz与5.6448MHz.
另外,Pure DAC强调采用全平衡电路设计,不仅前级放大是全平衡线路,连独立的耳扩线路也同样采全平衡设计,连音量控制都分开来,所以面板两侧各有一组音量与静音按钮,左侧负责前级、右侧负责耳机互不干扰,每次重开机,音量会自动回复到预设值「10」(最大66),并没有记忆功能需要重新调整.
核心技术方面,Pure DAC采用独家第二代DIGM(Digital Intelligent Gain Management)离散式智慧增益技术,精准控制音量对应到扩大机输出电压,避免输入时所产生的讯号衰减或是过度放大的状况,以确保音乐讯号的完整性.再加上自家研发的LEF(Load Effect Free)无负载效应电路,将电流与电压分开来处理,以降低放大过程产生的失真状况,使之重现出的音质更为纯净自然.
刚开始试听的时候,我先以Pure DAC做为USB DAC + 耳扩,除了播放AIFF格式之外,也有播放DSD格式的音乐档案,耳机则选用beyerdynamic T90耳罩耳机.整体来说,Pure DAC的声底带有不错的厚实感,可是不影响细节呈现,音场宽松不紧绷,听起来相当舒服.
先播放阿卡多演奏帕格尼尼「Diabolus in Musica」魔鬼的颤音,第5 轨「d小调第四号小提琴协奏曲 第三乐章」三角铁与小提琴相互辉映的炫技演奏,在这套耳机系统上聆听这两种乐器的高频音色,完全没有乾涩尖刺感,小提琴弦音水润厚实质地,三角铁敲击之後的尾音细腻绵长,淡淡的光泽感相当优美.曲目中段的整个乐团齐奏,声音厚度不错,层次感也好,整个音场轻松展开不吵不乱,要是遇上薄声底的系统,刺激感会比较明显,可能就不会这麽耐听了.聆听人声也有同样的感觉,譬如Olivia Ong的「Audiophile Selection」发烧录音专辑, Olivia乾净清新的嗓音在这里听起来也是厚声底的调性,但不会太过浓郁,演唱细节自然呈现,并没有被刻意强调.
接下来播放DSD格式的音乐档案,这首「Blue Coast Collection」精选辑中Keith Greeninger和Dayan Kai的「Looking For A Home」,先前Blue Coast Record网站曾提供免费单曲下载(现在收费5美金),不晓得您收藏了没有?在Pure DAC上聆听音乐背景乾净深邃,曲目一开始的空心吉他弹奏,指尖揉弦和擦弦时产生的细微声响非常清楚,而且人声与乐器的型体感相当明确,都有不错的厚实感,同样不会太过度,整首曲子听起来轻松自然.
最後播放陈绮贞「太阳巡回演唱会」现场录音双CD,CD1中第6轨「嫉妒」,刚开头的钢琴弹奏温润柔和,陈绮贞的歌声厚度增加了但是不影响细节,富有空气感的演唱风格还是这麽迷人,现唱观众的欢呼声出现时营造出良好的音场空间.这样就结束了吗?当然没有!这台Pure DAC不仅是USB DAC+耳扩,也可以融入一般家用音响系统,所以接下来我把聆听场所转移至U-Audio的视听室内.
先後使用Linear Acoustic LAV60II和MBL 7008综扩来搭配Pure DAC,讯源有MacBook Pro播放数位音乐档案,还有Sony BDP-S370当做CD转盘输出数位讯号给Pure DAC,喇叭则选用自家参考CC Admonitor Preference+Submonitor MK III落地喇叭.然後同样播放陈绮贞「太阳巡回演唱会」中现唱收录的「嫉妒」,在音响系统上聆听起来音场更宽松,甚至比喇叭还宽一些,陈绮贞的声音形体清楚不会太大,声音一样略微厚实,演唱细节自然清晰,淡淡的气音都有清楚捕捉到.
接下来聆听古典曲目,譬如Daniel Barenboim巴伦波因的「萧邦第一号、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弦乐群的拉奏在音响系统上听起来是一整片的气势,中间穿插管乐器的声音温润醇厚,低音大提琴下盘扎实沉稳,接着巴伦波音的钢琴出现,琴键颗粒圆润又不失轻快的流畅感,钢琴的形体凝聚在中央向後退,音场深度不错,背景乾净漆黑.另一张杜达美指挥委内瑞拉玻利瓦尔管弦乐团的「贝多芬第3号交响曲《英雄》」,在Pure DAC上听到的也是宽松深邃的音响表现,乐器定位清楚鲜活分明,而且声音厚实富有层次感,乐团齐奏时的音场气势庞大,场面稳定不紊乱.
最後我换上陈锐与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孟德尔颂小提琴小提琴协奏曲」,播放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1乐章,一连串定音鼓敲击 虽然声音不大,但是颗粒感清楚低频扎实.陈锐拉奏的小提琴声音密度厚实,拉到高音时的音色不尖刺不乾涩,音乐背景乾净更凸显了小提琴的型体感,当乐团开始齐奏主题时,听到的是一整片的弦乐群在眼前展开,弦律优雅和谐非常优美.
有趣的是,前面是用MacBook Pro透过USB数位输出给Pure DAC解码,陈锐的小提琴清新中带有醇厚的质感 .如果改用CD唱盘透过数位同轴输出给Pure DAC解码聆听同样曲目,可以听得出小提琴的音色变亮了,高音穿透力更强、更有攻击性,细节也相对更丰富一些.虽然只有些许的变化,但两种音色各有优点,听起来一样轻松宽敞、流畅又富含音乐性.
如果单纯以价格来看,将近6万元的售价并不算特别便宜,但是如果将功能纳入考量的话,这样的售价就包含全平衡DAC、全平衡耳扩、前级输出,还能支援32bit/384KHz高解析播放以及DSD解码,再加上德系品牌的加持,足以成为您进入Hi End音响领域的入门砖.
器材规格
形式∶USB DAC数位类比转换器
数位输入∶USB3.0x1、AES/EBUx1、光纤x1、同轴x1、B.M.C. Linkx2
类比输出∶RCAx1、XLRx1
频率响应∶5Hz~80kHz
讯噪比∶110dB
ASIO驱动程式∶支援Windows、Linux、Mac OS
尺寸∶365x103x328mm(WxHxD)
重量∶5.5kg
定价∶59,000元
hifi,hifi耳机,hifi音响,hifiDIY,hifi器材,耳机推荐,音箱推荐,Hi-Fi粉丝团,hififn
Hi-Fi粉丝团 www.hififn.com,hifi器材推荐网络平台,这里有全面的hifi行业资讯,hifi知识资料,hifi配件参数,hifi器材DIY创意与改装教程,hifi耳机音响评测等资讯!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